作者: 赵腊平 来源: 中国矿业报
自1998年成立以来,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已经走过了14年历程。作为国家土地、矿产、海洋等自然资源的管理部门,国土资源部付出了巨大努力,取得了诸多成就。其实,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,矿产资源“家底”究竟有“多厚”的问题就深受国家领导人的重视。那么,当时中央筹备成立的地质矿产资源管理部门是怎样的?其中有多少曲折和故事?读罢此文,或可有所了解。
1950年5月,自出席第18届国际地质学会大会(1948年)后就留居英国的地质学家李四光辗转回到北京,接受周恩来总理的安排,出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。
当时正值新中国成立初期,百废待兴,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急需各种被誉为“工业的粮食”的矿产资源。由于矿产资源的“家底”不清,国家经济建设处于等米下锅状态。而地质找矿则需要组建一支由专业地质人员组成的队伍。如此一来,我国需要一个专门的机构来统领全国的地质工作。
周恩来把组织全国地质工作者的任务交托给李四光。接受任务后,李四光就开始思考组建专门的地质机构。众所周知,旧中国有3个全国性的地质机构——中央地质调查所、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、矿产测勘处,都设在南京。
李四光了解到,南京解放时这些机构的工作人员很多都留了下来,3个单位的图书资料、仪器设备也基本保存下来了。他十分高兴,开始考虑如何把全国的地质工作者组织起来。然而,实际情况并没有李四光想像的那么乐观。相关文章显示,当时,我国地质工作基础极其薄弱,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地质专家只有200多人,遗留下来的钻机只有8部,直到1952年6月底,全国才有40部钻机。更为关键的是,旧中国的地质工作水平很低,具有工业意义的地质工作几乎没有开展。
在调查并广泛征求地质工作者的意见之后,李四光提出了建立“一会、二所、一局”的方案:“一会”即地质工作计划调配委员会;“二所”是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古生物研究所;“一局”即财政经济委员会矿产地质勘探局。
这个方案很快得到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(1949年10月21日至1954年9月27日,是我国国家政务的最高执行机关)的批准。1950年,经政务院批准,地质工作计划调配委员会改为“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”,李四光任主任委员。财政经济委员会矿产地质勘探局也随之成立。
全国的地质工作者组织起来后,我国的地质工作和地质研究工作出现了新的局面,但是中央很快发现,“一会、二所、一局”这种组织形式还是不能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,这是因为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将从1953年起开始实行,但中央在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时发现,很多想上的项目上不了,原因就在于地质情况不明、矿产资源的“家底”不清,拖了后腿。因此,1952年8月10日,根据《关于调整中央人民政府机构的决议》,中央人民政府第十七次会议决定成立地质部,部址选定为前中国地质调查所旧址——北京市西城区兵马司胡同九号,并任命李四光为部长。从此,李四光走上了领导全国地质工作的重要岗位。
为了保证李四光有充分的时间从事科学研究,需要找一位阅历丰富、组织能力强、管理经验丰富的得力副手主持地质部的日常工作。毛泽东、周恩来想到了何长工。
1952年8月,德高望重的何长工调入地质部,出任副部长。此前,何长工曾任重工业部副部长、代部长,以航空、钢铁、造船、电机和动力工业为重点,抓了重工业部的组建工作,奠定了我国重工业和航空工业发展的基础。
其实,何长工调到地质部,是在地质部成立前不久才决定的。1952年8月7日,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薄一波找何长工谈话,“组织上决定调你到即将成立的地质部去工作。”何长工感到十分突然,遂以自己不懂地质和因身体原因爬山越岭困难为由,要求到其他部门去工作。薄一波说:“这次调动是周总理向毛主席提出的,毛主席同意你去地质部,说你有那么一股劲。”薄一波还说:“事情定得很急,也来不及和你商量。”当日下午,何长工被任命为地质部副部长。就这样,何长工来到地质部,开始了他长达20多年的地质工作生涯。
说到毛泽东关心李四光和地质工作,在李四光女儿李林的一篇题为《毛泽东和李四光》的文章中可见端倪——
1952年的一天,毛泽东在日理万机,操劳国内外、党内外大事的百忙之中,在一次会议期间接见了我的父亲。那天,父亲回到家里,兴致勃勃地谈起了被接见时的情景。他说,毛泽东身材魁梧,红光满面,平易近人,和蔼可亲。毛泽东问他:“‘山字型构造’是怎么回事,你是不是给我讲一讲……”父亲非常感动。毛泽东博学多闻,这样关心地质科学的发展,连地质力学中“山字型构造”的概念都注意到了……
1953年,毛泽东对地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:“地质部是党的地质调查研究工作部。”
那个时候,毛泽东、周恩来都十分重视地质找矿的进展,多次垂询李四光和何长工,并要求地质部党组切实加强地质工作,有关矿产资源情况要每周向中央主要领导报告。
1953年,北京地质学院和长春地质专科学校的教学楼拔地而起。1954年学生们开始在新校舍上课。其实,从1952年秋天起,地质部就先后筹办了南京、武汉、重庆、长春、西安、宣化、北京、郑州、广州、昆明等地质学校,并陆续招生。同时,地质找矿队伍基本组建完成,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地质找矿。
1954年,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》,地质部改名为“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”。
1956年,毛泽东又一次就地质工作作出指示:“地质部是地下情况的侦察部。它的工作搞不好,一马挡路,万马不能前行。要提早一个五年、一个十年为国家建设准备好矿产资源。”
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,全国广大地质工作者艰苦奋斗,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,我国矿产资源“家底”不清的现象初步改观。
1956年9月,何长工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言时说:“国家要求地质部门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,探明十几种矿产资源的储量,而实际上已经探明了三十几种矿产资源的储量,基本保证了煤炭、黑色冶金、有色冶金等工业建设的需要……”
地质部探明的这些主要矿产资源的储量,连同其他部门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,不仅解决了鞍钢、包钢、武钢等重要钢铁基地“一五”期间急需的矿产资源原料问题,而且保证了“二五”期间矿产资源的供给。
为了加速石油资源的开发,从1955年起,何长工集中主要精力协助李四光抓石油天然气的普查勘探工作。1955年1月20日,地质部召开了第一次石油普查工作会议,制定了年度石油天然气普查工作的方针与任务,决定组织数十个地质队,分赴西北、西南、东北等地区进行石油天然气的普查工作。根据中央的战略决策,地质部和几个兄弟部门一起,从这一年开始,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战略性的石油普查勘探工作。
1956年初,陈云召见了何长工、李人俊(曾出任工矿部部长、石油工业部副部长)和康世恩(新中国石油工业和化学工业的开拓者之一,曾出任国务院副总理、石油工业部部长)等,研究李四光关于加强石油勘查的意见,并指出要在两三年间找到一两个大油田。
1956年2月26日,何长工在向毛泽东汇报地质部工作情况时说:“1955年初,地质部开始担负石油普查任务,组成了24个地质队、18个物探队、20个地形大地测量队。石油普查职工达到1200余人,其中地质人员200余人,共发现了171个可能储油的构造。”这时,石油普查工作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展。
遵照陈云的指示,依据几年来所取得的地质勘探成果,地质部党组于1957年底作出战略东移的决策。石油地质大军千里转战,挥师东进松辽平原。根据地质力学的理论,地质大军在辽阔的中、新生代沉积盆地中,在约200多万平方千米的面积内进行了程度不同的石油普查。据统计,一共打普查钻井3000多口,总进尺120多万米。从所取得的地质资料看,经过地质工作,当时不仅初步摸清了我国石油地质的基本特征,而且证实了我国有着丰富的天然石油资源。
1963年11月,周恩来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宣告:“我国需要的石油现在可以基本自给!”从此,中国摘掉了“贫油国”的帽子,结束了依靠“洋油”过日子的时代。
1970年,国家撤销地质部,改设“国家计划委员会地质总局”。
1979年,国家地质总局改为“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”。
1982年,地质部改为“地质矿产部”,除了地质找矿外,增加了矿产资源管理的职能。
1998年3月10日,由地质矿产部、国家土地管理局、国家海洋局和国家测绘局共同组建成“国土资源部”,主要职能是保护与合理利用土地、矿产、海洋等自然资源,承担规范国土资源管理秩序、优化配置国土资源、全国耕地保护、及时准确提供全国土地利用各种数据、规范国土资源市场秩序、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预防和治理等责任。